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13年 第3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13
电子技术
基于模态扰动传输线宏模型的快速无源性补偿方法
闫 旭1,李玉山1,曲咏哲1,蒋冬初1,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33-2238. 
摘要 ( )   PDF (11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多数传输线模型都不能保证无源性。针对基于特征方法的传输线宏模型,提出了一种快速无源性
补偿方法。相对于留数扰动策略,所用的留数特征值扰动方法,减少了自由变量的数目,从而大大减小了CPU 时
间和内存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在任意端接下的应用。此外还给出优化问题的解析解,进一步提高了仿真的速
度。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空间非均匀海杂波的协方差矩阵估计新算法
时艳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39-2243. 
摘要 ( )   PDF (10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参考样本估计海杂波的协方差矩阵,最典型的方法是归一化样本协方差矩阵(normalizedsam
plecovariancematrix,NSCM),它隐含着假设参考样本的散斑分量具有相同的统计特性。这一假设成立与否取
决于海杂波是否具有空间均匀性。为了摆脱NSCM 对散斑分量的假设,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角加载的协方差矩阵
估计算法(NSCML),该算法自适应组合NSCM 和单位矩阵,其组合系数随着参考样本的统计特性变化而自适应
地变化。利用广义似然比检测器(generalizedlikelihoodratiodetector,GLRT)检测实测海杂波中的扩展目标,实
验结果表明,当分辨率为3m 时,NSCML性能改善高达15dB。

改进的多贝努利滤波检测前跟踪算法
欧阳成1,2,华 云1,高尚伟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44-2250. 
摘要 ( )   PDF (12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多贝努利滤波检测前跟踪算法中需要先验已知新生目标随机集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
法。首先,引入一种新的搜索机制,采用多个贝努利分量在全局范围内搜索新生目标,从而不必对目标的新生过
程进行精确建模。其次,引入一种新的回溯机制,先对每个贝努利分量进行编号,然后对存在概率超过确认门限
的分量进行回溯,从而得到每个目标的完整航迹。最后,引入边缘粒子滤波对多贝努利随机集进行近似,通过降
低采样空间的维度提高采样效率,进而改善滤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在新生目标随机集未知的条
件下,达到与理想情况接近的性能,因此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基于NSCT和ICA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邢雅琼,王晓丹,毕 凯,雷 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51-2257. 
摘要 ( )   PDF (15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contourlettransform,NSCT)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
融合存在的目标信息不明确、融合图像对比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NSCT 和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compo
nentanalysis,ICA)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NSCT 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
解,然后对分解后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低通子带系数采用基于ICA 的图像融合方法,得到低通融合图像。再使
用以邻域系数差和信息熵为标准的带通图像融合规则对带通子带系数进行融合,得到带通融合图像。最后对低
通融合图像和带通融合图像进行NSCT 的逆变换,从而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
效性。

摆动锥体运动辨识及最大摆动角估计
雷 鹏,刘永祥,李康乐,黎 湘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58-2262. 
摘要 ( )   PDF (144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一种摆动锥体目标运动辨识及最大摆动角估计方法。首先分析了雷达观测下的目标摆动模
型,推导了摆动锥体目标回波微多普勒,并对其调制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摆动目标回波时频分布,提出了
一种基于微多普勒特征点的最大摆动角估计方法和一种基于微多普勒变换谱特征的摆动目标运动辨识方法。实
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计算DFT谱的改进递归算法
王宏伟,郑文秀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63-2268. 
摘要 ( )   PDF (10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Fouriertransform,DFT)谱的传统算法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
riertransform,FFT)算法。FFT 算法适合全景频谱分析,不适合并行计算。在只需要计算少数感兴趣频点频谱
时,基于递归计算的Goertzel算法比FFT 算法更加快速、灵活。在介绍Goertzel算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种计
算DFT 谱的改进递归算法。其中,改进递归算法2比Goertzel算法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
处理。递归算法的递归单元所需要的加法器、乘法器等硬件资源少且相对固定,有利于利用多个递归单元构造多
路并行工作的滤波器组来分析频谱,使信号处理的速度得到提高。

马尔可夫矩阵修正IMM跟踪算法
封普文,黄长强,曹林平,雍肖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69-2274. 
摘要 ( )   PDF (107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交互多模型(interactingmultiplemodel,IMM)滤波算法中,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参数固定,
切换过程模型概率滞后。基于后验信息修正,扩展了一种在线更新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的自适应跟踪算法,新
算法克服了原算法只能交互2个模型的局限性。在计算过程中,依据不匹配模型误差压缩率的更新信息,在线调
整先验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模型转换过程中更多地利用匹配模型的信息,而减小不匹配模型信息的影响,使
收敛速度得到了提高。最后通过多模交互3个当前统计模型(currentstatisticalmodel,CSM)验证了所提算法的
有效性。

一种基于时频匹配的长时间相干积累器设计
宁 夏1,叶春茂2,杨 健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75-2282. 
摘要 ( )   PDF (21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回波信号进行长时间相干积累是实现雷达威力增程的重要手段。为补偿目标匀加速运动对回波
相干性的破坏并提高相干积累处理的时效性,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匹配处理的长时间相干积累方法,该方法
可避免目标多普勒模糊的影响,实现对目标速度和加速度的补偿;其后,给出了基于时频域匹配的长相干积累处
理器运动补偿通道间隔的定量化设计技术,并提出了采用多片通用图形计算卡的积累器并行优化实现方法。此
外,还研究了静止轨道卫星相对地面雷达站的运动规律,并针对此类目标的长时间相干积累探测进行了并行化设
计实现,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前视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庞 礴,代大海,邢世其,王雪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83-2290. 
摘要 ( )   PDF (24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的一种新体制,前视SAR 能够克服侧视以及前
斜视SAR 在运动路线正前方存在盲区的问题,因此在地理遥感、地质勘探和战场侦察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综述了前视SAR 成像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并对各种信号处理算法的
性能进行了研究与阐述。随后,介绍了德国的阵列前视SAR 系统———视景增强区域成像雷达(sectorimagingra
darforenhancedvision,SIREV),给出了其成像结果。最后讨论了前视SAR 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并对其发展趋
势进行了展望。

基于梯度自适应格型滤波的外辐射源雷达多径杂波抑制算法
方 亮,万显荣,易建新,饶云华,柯亨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91-2296. 
摘要 ( )   PDF (229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辐射源雷达面临严重的多径杂波问题,传统的梯度自适应格型(gradientadaptivelattice,GAL)滤
波是一种有效的杂波抑制算法,但该算法需要根据经验合理设置步长参数,收敛速率慢,在抑制杂波的同时会造
成处理距离元内的目标回波被部分相消。基于传统的GAL滤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AL算法及其前后向预测误
差的归一化形式,该算法通过最小化前向和后向预测误差的均方值估计反射系数,并通过最小化多重回归滤波的
均方误差估计其权系数。相对传统的算法而言,改进的算法不需设置步长参数、收敛速率快、对处理距离元内的
目标回波基本没有影响。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天波超视距雷达探测弹道目标关键因素与技术研究
吴 瑕,陈建文,鲍 拯,郭德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297-2302. 
摘要 ( )   PDF (11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主动段弹道目标的监视预警,国外主要是依靠天基预警系统,但其造价昂贵、建设周期长、不便
维护,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为解决此问题,可利用现有天波超视距雷达进行弹道目标的监视预警。从分析弹道
目标主动段高频雷达特性与对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入手,提出了影响天波雷达检测弹道目标时机的天线极化选
择、频率选择、尾焰回波凝聚等关键因素,并指出相应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相关问题的一些结论。

面向目标不确定的多无人机鲁棒协同搜索
祁晓明,魏瑞轩,沈 东,王树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03-2308. 
摘要 ( )   PDF (145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架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协同搜索是多无人机协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多架
UAV 同时对一个未知区域进行搜索,目的就是大量获取搜索区域的信息,确定目标存在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一
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多UAV 鲁棒协同搜索方法,首先建立搜索环境的数学模型,然后考虑到UAV 传感器测量
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自身的不确定性,引入鲁棒性能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以及稳定性,最后对目标函数进
行优化求解,从而引导UAV 在区域中进行搜索。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多机协同航迹欺骗的组网雷达突防技术
李 飞,周中良,苟新禹,陈中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09-2313. 
摘要 ( )   PDF (119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充分发挥先进战机在突防敌预警探测雷达网过程中的电子战能力,提出了一种多机协同航迹欺骗
技术。分析了航迹欺骗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单架战机欺骗单部雷达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机协同航
迹欺骗的耦合关系,分析了多机协同欺骗的约束条件,给出了代价函数,建立了多机协同航迹欺骗最优控制模型。
为提高模型解算的实时性和精度,对模型进行了无量纲化,并采用勒让德伪谱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表
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敌组网探测雷达的有效欺骗,完成突防任务。

面向流程的保障体系集成建模方法研究
罗湘勇1,2,冯浩源3,潘 星1,康 锐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14-2319. 
摘要 ( )   PDF (112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保障体系集成建模是对保障体系进行模型验证和分析的基础。以体系工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流程
的体系概念层次关系图,构建了保障体系从使命到工作流程等各个层次的描述模型。基于Petri网模型与粒子群
算法,通过结构模型与活动模型的有机结合,得到了体系能力集成模型,实现了保障体系各层次模型的集成。在
实际案例中使用这些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建模,证明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云协同的网络集群反隐身火控系统设计
高晓光,万开方,李 波,刘学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20-2328. 
摘要 ( )   PDF (360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反隐身作战需求,讨论了云计算及其军事应用,提出了“战术云”概念;基于“战术云”提出了一种
云协同网络集群反隐身火控攻击引导技术,分析了其火控工作原理,设计了其系统结构和功能组成,给出了其体
系架构,描述了其工作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该新型火控系统的4 项关键技术,即云协同探测、云战术决策、云无源
火控、云网络制导,为新一代火控攻击引导系统研制提供了参考,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前景。

基于蛛网面积的区间灰数灰靶决策模型
曾 波1,刘思峰2,李 川3,陈久梅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29-2334. 
摘要 ( )   PDF (10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灰靶决策模型是处理“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常用方法,然而目前该领域的已有研究
成果尚无法对信息分布非对称条件下的区间灰数建立决策模型,同时基于“指标距离平方和”的靶心距计算结果
容易受到极端指标值的干扰,从而影响了决策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推导了信息分布已知条件下区间灰
数核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区间灰数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指标集中各指标值与
靶心连线所围成图形(蛛网)的面积大小来对决策方案之优劣进行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建模对象中极
端指标值对靶心距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建立了供应商选择的蛛网灰靶决策模型。研究成果对优化灰靶决策模
型建模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面向目标的系统的系统建模方法
陶智刚,王明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35-2341. 
摘要 ( )   PDF (124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体系结构是系统的系统(systemofsystems,SoS)构成的基础,是系统可靠运行和演进的依据。传统
的SoS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包括面向过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等。它们均缺乏对SoS中各利益相关
者的目的、意图和行为等的描述与表达。建立了用户需求符号(userrequirementsnotation,URN)这一目标建模
语言与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元模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元模型,提出了SoS目标建模的过程与思路,并以搜
索救援为例阐明了所提出的过程与思路。

航天复杂产品系统智能优化协调方法及其应用
吴宝林1,2,田也壮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42-2346. 
摘要 ( )   PDF (98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复杂产品系统优化协调方法在航天系统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分析了航天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和优化协调的目的,按照总体、子系统的层次构成关系,建立了航天复杂产品系
统优化协调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智能优化算法,分析了复杂产品系统协调过程与智能优化算法的相似性,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复杂产品系统智能优化协调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资源分配问题的应用算例,证明了智能优化
协调方法的有效性。

非制导弹药对时间敏感群目标毁伤效能评估
陈立新,吴文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47-2351. 
摘要 ( )   PDF (9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陆基平台发射非制导弹药攻击地面时敏群目标的效能评估,首先基于传统毁伤效率评估理论提
出了非制导弹药对地面不动群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模型。其次,基于目标存留概率给出了非制导弹药对地面时
敏群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模型。再次,基于目标机动对毁伤效能的影响分析,建立了非制导弹药对地面时敏群目
标的毁伤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研究了毁伤效能随射击持续时
间、目标平均停留时间和目标位移速度的变化规律。

可移动备件仓库设置优化方法
王正元,曹继平,朱亚红,朱 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52-2355. 
摘要 ( )   PDF (9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作战中备件保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备件仓库供应备件的新型保障方法,重点研究了可移
动仓库位置优化问题。考虑运输时间和保障任务的均衡性,建立了仓库位置优化问题的模型并提出了求解算法。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移动备件仓库进行备件保障,相同保障度下可以有效地减少前期备件储备总量,而备件供
应总量相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备件保障度,这种备件保障新方式有效缩短了备件供应所需时间。

含时变时延的卫星编队姿态协同自适应滑模L2 增益控制
胡庆雷,张 健,马广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56-2363. 
摘要 ( )   PDF (11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带有时变通信时延和输入时延的卫星编队飞行姿态协同控制问题,考虑卫星转动惯量参数不确
定性及干扰,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滑模犔2 增益控制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参数辨识技术对由转动惯量参数
不确定给系统带来的扰动上界进行估计,进而设计了含时变时延信息的滑模自适应控制器,构造LyapunovKra
sovskii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闭环系统在该控制器作用下可以协同达到渐进稳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存在
外部干扰的影响,定义包括外部干扰与自适应参数估计误差在内的广义干扰,设计了对广义干扰具有犔2 增益抑
制作用且含时变时延信息的姿态协同控制器。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器的可行性、有效性。

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段复合控制律设计
潘彦鹏,周 军,呼卫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64-2369. 
摘要 ( )   PDF (10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段的异构复合控制问题,提出了适合该类飞行器气动舵和反作用控制系统
的复合控制模式及其构型,并设计了相应的异构复合控制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适合高空段的指令型控制器设
计和适合中空段的力矩型控制器设计,指令型控制器实现了高空段姿态的快速与平稳响应控制,力矩型控制器实
现了中空段姿态的精确跟踪与强干扰抑制控制。仿真表明所提方法的姿态角与舵偏角动态响应平稳,组合拉偏
下的跟踪误差小于0.5°,超调小于5%,满足临近空间飞行器姿态复合控制的工程设计要求。

基于双领航者的多AUV协同导航系统可观测性分析
高 伟,刘亚龙,徐 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70-2375. 
摘要 ( )   PDF (14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双领航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AUV)协同导航系统编队设计对系统
可观测性的要求,采用非线性系统李导数可观测性分析方法以及矩阵条件数分析理论对基于相对距离量测的双
领航者协同导航方法的可观测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系统可观测性大小取决于主从AUV 间的距离向
量以及从AUV 速度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从AUV 处于运动、静止两种状态,分别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技
术对双领航者协同导航算法进行了不同航迹条件下的仿真,对系统的可观测性条件进行了验证。

直接加权优化辨识中未知权重值的迭代选取
唐得志1,2,王道波1,王建宏1,盛守照1,沈 浩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76-2383. 
摘要 ( )   PDF (105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非线性系统的直接加权优化辨识算法,通过在原线性仿射函数形式中,增加若干关于输入观测
数据序列的线性项来增强逼近非线性。对于增加若干线性项后展开式中的两类未知权重值的选取,分别从理论
和实用上推导出这些未知权重值的选取过程,并明确权重值间的关键和辅助作用。理论上的推导分析可明确增
加的未知权重值在整个逼近非线性系统的目的中起着辅助作用;实用上的推导分析展示了怎样将某些复杂的最
优化问题经过整理变换成常见的最优化问题,从而可利用最基础的优化方法来求解,并分别对理论和实用算法的
收敛性做了必要的证明。最后用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高阶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
邓 涛1,姚 宏2,杜 军1,苏 磊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84-2389. 
摘要 ( )   PDF (10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一类非匹配不确定高阶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基于自适应增加幂次积分递推设计方
法,利用基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增加幂次积分动态面设计方法。在每个子系统中,
采用双极Sigmoid函数设计期望虚拟控制律,保证了其可导性;引入一阶滤波器,避免了对期望虚拟控制律的微
分。仿真实例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保证闭环高阶非线性系统的状态量和跟踪误差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

一种混合H2/H 滤波的传递对准算法
陈 雨,赵 剡,李群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90-2395. 
摘要 ( )   PDF (10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机载武器捷联惯导系统快速精确传递对准问题,建立了速度加姿态匹配传递对准模型,将系统
噪声、速度观测噪声建模为高斯白噪声,而将受机翼挠曲变形影响的姿态观测噪声建模为能量有限噪声。建立了
观测噪声中既有高斯白噪声又有能量有限噪声的滤波性能优化指标,将滤波问题转化为最小最大问题,采用拉格
朗日乘子法对最小最大问题进行了求解。设计了一种能处理观测噪声中既有高斯白噪声又有能量有限噪声的混
合H2/H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稳定性强,滤波精度高,为机载武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快速精确传递
对准滤波算法。

伪谱法求解非光滑最优控制问题的网格优化
刘渊博,朱恒伟,黄小念,郑钢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396-2399. 
摘要 ( )   PDF (102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伪谱法在求解非光滑最优控制问题时往往需要在迭代计算过程中进行网格优化,以提高对非光滑问
题的适应性。针对现有网格优化方法中分段点收敛至不光滑点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分段点最佳化的思想,即
将分段点作为设计变量,根据误差曲线确定最佳分段点可能存在的区间,由求解器确定最佳的分段点位置,从而
提高分段点收敛至不光滑点的速度。算例表明,分段点最佳化的网格优化算法能较大程度地提高伪谱法对非光
滑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效率。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PRP-OFDM数据链路信道估计方法
崔 金,张 波,张彦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400-2404. 
摘要 ( )   PDF (10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路高速传输的工程应用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后缀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系统模型,并针对其数据链路在快时变信道下的信道估计需求,提出了基于最小平方(leastsquare,LS)的信道估计方法和利用重叠相加法(overlapadd,OLA)、自干扰消除(selfinterferencecancellation,SIC)、判决反馈(decisiondirected,DD)的符号恢复方法。在无人机常见的运动速度下,对误码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快时变信道具有较好性能,对无人机数据链路高速传输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基于欠采样的脉冲UWB通信窄带干扰消除技术
晋本周1,张 盛1,2,潘 剑1,林孝康1,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405-2409. 
摘要 ( )   PDF (101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窄带干扰(narrowbandinterference,NBI)的存在会对脉冲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通信
系统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欠采样的低复杂度NBI检测与消除方案,以消除NBI为目标,论证了
欠采样下NBI检测与消除的可行性。通过傅里叶分析,指出NBI在欠采样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域中具有稀疏
性和易辨别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征实现了对NBI子空间的估计。依据NBI子空间,设计了NBI信号的正交投
影矩阵,在时域实现了对NBI的消除。仿真结果表明,在可接受的UWB 信号功率损失范围内,方案大大提高了
欠采样信号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基于DAA的认知超宽带共存通信设计及性能分析
肖 竹1,2,谭光华1,王 东1,李仁发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410-2415. 
摘要 ( )   PDF (10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认知超宽带(cognitiveultrawideband,CUWB)通信系统中,检测与躲避(detectionandavoidance,
DAA)策略通过感知首要用户(primaryuser,PU)所处频段,然后用脉冲波形设计等方法来规避所占频段以获得
共存通信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DAACUWB共存通信方案,首先设计多尺度的宽带频谱检测算法来感知PU
所用频段,粗细尺度结合的检测方式保证频谱的准确检测和较低的复杂度,进而提出基于多通道正交频域编码的
脉冲成形设计算法,来避开被PU 占据的频段,最大化CUWB的频谱利用率。利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验证了所
提出的DAA 算法的特性,并通过性能仿真进一步论证了共存方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CUWB 和PU 都能保
证各自系统性能,并最大化地共享了频率资源。

云环境下一种节能的资源调度算法
程春玲1,2,潘 钰1,张登银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416-2423. 
摘要 ( )   PDF (105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云计算的高能耗问题,从系统级节能角度,提出一种节能的资源调度算法。首先,建立云计算的
两级资源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主机的工作、空闲和休眠等多种状态建立能耗模型,并用多功能计量插座加以验证。
然后,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能耗资源调度算法(minimumenergyconsumptionbasedongeneticalgorithm,
MECGA),根据云任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需求产生初始种群,以系统能耗最小为调度目标设计
适应度函数,并根据染色体适应度的正态分布函数和种群的进化代数设计遗传算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
够有效降低系统总能耗、缩短任务完成时间。

模型驱动的系统体系结构仿真验证研究
夏晓凯1,吴 际1,徐 络1,2,赵开鹏1,刘 超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424-2429. 
摘要 ( )   PDF (129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andreconnaissance,C4ISR)和航天维修等复杂系统建设前,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仿真和验证是降低系统后期开发成本和风
险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基于系统体系结构中的活动模型、规则模型、动态模型和数据模型等向统一的Simulink仿真
模型的映射方法,并基于模型驱动架构中的模型转换技术实现了前者向后者的自动转换,不仅能够提高仿真模型构
造的效率,还能保证仿真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的一致性。哈勃太空望远镜维修系统的体系结构仿真验证案例说
明了方法不仅能够验证系统体系结构模型之间的逻辑一致性,还能够对系统体系结构的性能进行有效预评估。

一种新的群体智能算法——狼群算法
吴虎胜1,2,张凤鸣1,吴庐山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430-2438. 
摘要 ( )   PDF (120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狼群群体智能,模拟狼群捕食行为及其猎物分配方式,抽象出游走、召唤、围攻3种智能行为以
及“胜者为王”的头狼产生规则和“强者生存”的狼群更新机制,提出一种新的群体智能算法———狼群算法(wolf
packalgorithm,WPA),并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将算法应用于15个典型复杂函数优化问
题,并同经典的粒子群算法、鱼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和计
算鲁棒性,尤其适合高维、多峰的复杂函数求解。

基于网络编码和中继选择的无码率协作传输
祝开艳1,2,王洪玉1,孙文珠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11):  2439. 
摘要 ( )   PDF (10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频谱利用率的协作中继传输设计,是协作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难点。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网络
编码和中继选择协作,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码率中继协作传输方案。在传输当前消息块的同时允许传输下个消
息块的部分信息,从而减少所需的传输次数,提高频谱效率。将准静态瑞利衰落信道等效成相应的删除信道,
分析了目的节点译码所需传输次数的概率质量函数和平均传输次数,并与其他无码率传输方案进行了性能
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网络编码和中继选择的无率传输系统在传输次数上进一步改善系统
性能。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