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数据链支撑杀伤链作战机理难描述、能力难度量等问题, 亟需开展对数据链作战保障能力评估, 以发掘数据链装备体系的薄弱环节及实际需求。然而, 数据链装备的耦合化内部结构与多样化外部应用方式使现有评估框架难以适用。为此, 针对数据链作战保障能力评估特点, 特别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网络化特点, 建立一套适配评估需求的新型动态评估框架。结合数据链保障能力特点, 建立网络化评估指标体系, 结合动态评估方法形成综合评估模型。应用案例表明, 所设计的数据链作战保障能力评估模型不但能对数据链作战保障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 还能改善现有数据链装备服务要素, 提升作战保障能力水平。
针对集群弹药协同攻击地面目标时, 打击时间不一致导致的“打草惊蛇”、任务失败的问题, 基于双层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场景的集群任务规划方法。所提方法的下层优化为航迹规划, 上层优化为任务分配, 提高了任务规划结果的最优性。考虑到在真实战场环境中, 飞行时间过长会增加被对手发现的风险, 将速度变量引入航迹规划, 使集群弹药在不增加冗余路径的前提下完成满足时间约束的协同攻击任务。最后,以集群弹药协同攻击地面群体目标为例进行了仿真测试, 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当前防空作战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对于敌方目标间态势考虑不全、未能较好利用目标动态信息等问题, 提出基于作战态势和改进的客观赋权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 CRITIC)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目标动态威胁评估模型。首先, 在敌我态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作战环理论的敌方目标间态势威胁指标体系。然后, 使用改进的CRITIC确定权重, 通过TOPSIS方法计算威胁度。最后, 提出基于态势变化程度计算时间权重, 通过态势因子加权得到最终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作战态势和改进CRITIC-TOPSIS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可以综合考虑敌我态势、敌方目标间态势和态势动态信息, 对目标做出灵活全面的威胁评估。
针对无人机集群动态攻防问题, 提出了态势演化博弈模型。首先,从基地与守方无人机集群相互作用以及攻防双方动态斗争角度出发, 构建了攻方无人机与守方无人机的态势演化博弈模型。其次,设计了同态势演化博弈模型相对应的态势评估函数, 使每阶段个体的策略选择都为该阶段的最优解。然后,根据策略选择, 结合社会力模型, 驱动无人机向指定目标运动, 完成攻防双方无人机集群的动态对抗。实验结果表明, 无人机集群的动态运动符合空战情况, 验证了基地在具备功能时的优越性, 以及设计的态势演化博弈模型能够实现无人机集群对抗决策的自适应选择。
针对工程系统体系化、无人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带来的复杂性的增加与难以预测的功能涌现,以及传统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六性指标难以完全适用且缺少体系层面综合性评价指标的问题,借鉴自然界通过适应性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在分析了自然有机系统适应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包含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的基于规则的复杂工程系统适应性构建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对适应性指标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指导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提供了方法参考。
巡飞弹群是未来智能化作战样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能够实现全覆盖地毯式的封控压制和毁伤攻击, 对任务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作战任务实现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动态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其次建立了巡飞弹群的动态目标分配模型, 并给出了主要的计算步骤; 然后利用Hungarian算法可快速高效地求解平衡匹配优化问题的优势, 对于巡飞弹和目标动态加入与退出的战场情况, 利用增补变量的方式将非平衡匹配问题变为平衡匹配问题; 最后,对典型任务场景进行了分析, 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军事战略能力评估是军事力量运用与建设发展规划等战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开展相关研究已成为日益的现实需求。对于军事战略能力评估, 由于涉及到战略环境演变、高度不确定的军事科技发展以及本质复杂的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体系等因素, 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在相关概念分析的基础上, 对当前常用的军事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 并以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为基本指导, 探索研究了军事战略能力评估方法。方法从战略问题研究入手, 通过战略推演确定能力评估中的战略想定, 明确评估问题背景和边界, 利用兵棋推演模拟对抗过程, 观察和记录战略能力在对抗活动中的外在表现, 综合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和手段, 对结果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获得能够支撑决策的具有定量依据的评估结论。通过本文方法研究, 希望为相关的评估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战略管理概念模型构建研究是当前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基于战略管理正循环机制, 建立了战略管理齿链模型; 解构了战略管理的“驱动齿轮”“链条”和“从动齿轮”三要素; 分析了战略管理齿链模型运行的机理; 提出“目标-结构-资源”深化增强内生驱动力, 链路环节密切衔接增强链条强度, 体制机制“润滑剂”保障平稳高效运转, 面向未来向智能化迈进——4个提高战略管理齿链模型运行效能。推动了战略管理正循环迭代的演进, 为认识、改进和加强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根据军事力量体系化建设与运用的战略规划评估要求, 亟需从作战体系能力要求角度开展战略规划项目的定量评估。本文将体系贡献率评估引入战略规划评估领域, 以战略规划项目对作战体系能力和战略目标的贡献为主线, 构建明确项目体系定位的“项目-能力”关联模型和刻画作战体系建设过程机理特征的能力生成周期模型, 提出战略规划项目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通过开展“马赛克”作战体系支撑项目贡献率评估算例研究, 初步例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提出的建用一体的项目评估模式, 能够为战略规划评估提供基于能力生成机理的定量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