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立伟,刘玉岩.目标探测与识别[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3. [2] 戴西超,张庆春.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3,11:37-38. [3] 张德洋,吕绪良,胡江华.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伪装器材效能定量评估模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5):67-70. [4] 许卫东,吕绪良,陈兵,等.一种基于纹理分折的伪装器材效果评价模型[J].兵工学报,2002,23(3):329-331. [5] 许卫东,唐建宁,吕绪良,等.一种基于欧氏距离的伪装器材效果评价模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74-76. [6] 李寿安,王礼沅,张恒喜,等.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飞机生存力设计方案评估[J].电光与控制,2006,13(1):33-35. [7] 张超,马存宝,胡云兰,等.基于多指标决策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综合评估[J].兵工学报,2006,27(6):1081-1085. [8] 秦昌渡,郑丙辉.秦廷文,等.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6):94-99. [9] 徐永杰,孙永侃,李伟.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防空反导决策方案评估[C].南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年会论文集,2005,277-280. [10] 侯满义,李曙林,李寿安.基于灰色关联层次分析的飞机战伤抢修性评价[J].电光与控制,2006,13(6):68-71. [11] 克拉特 E F,等著.雷达散射截面[M].阮颖铮,陈海,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33-34. [12] 王友军,胡江华,周选刚.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伪装器材性能评估模型[J].光电技术应用,2006,21(2):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