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介绍
为积极顺应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自主无人系统技术领域产生的深刻变革,进一步研究探索自主无人系统技术体系高质量发展,推动自主无人系统科研突破与创新,促进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相关需求牵引和精准对接,加快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助力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将于2025年10月25-26日在北京市召开首届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大会,会议主题为“自主无人与人工智能”。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自主无人领域和航天系统知名专家及学科带头人到会作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热诚欢迎从事自主无人系统研究及其实践的科研技术人员踊跃参会交流!会议专家委员会届时将择优推荐会议交流报告至《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SCI/EI收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系统仿真学报》(EI收录)、《现代防御技术》(中文核心)、《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期刊发表。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中原工学院
2.承办单位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全国重点实验室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协办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未来实验室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低空监管研究院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智能无人系统产学研联盟
深圳市智能微小卫星星座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三、专家委员会
1.荣誉主席
李伯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培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 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 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 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 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房建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喜滨 中国工程院院士
2.大会主席
吕金虎 副校长/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方勇纯 副校长/教授(南开大学)
孙长银 校长/教授(安徽大学)
夏元清 校长/教授(中原工学院)
张 涛 主任/教授(清华大学)
关新平 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孙 健 院长/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温广辉 副院长/教授(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魏明英 总师/研究员(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王蒙一 主任/研究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未来实验室)
李啸龙 所长(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
3.大会副主席
董希旺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黄攀峰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吴志刚 教授(中山大学)
兰 剑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赵 新 教授(南开大学)
孙光辉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施 荣 研究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
4.大会组委会成员
王 钢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刘向东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孙富春 教授(清华大学)
杨 涛 教授(东北大学)
吴美平 教授(国防科技大学)
宋凝芳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 钧 研究员(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张奕群 研究员(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邵之江 教授(浙江大学)
周 军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孟子阳 教授(清华大学)
赵玉新 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
赵 宇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高长生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赖际舟 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亚杰 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代洪华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孙佳月 教授(东北大学)
张 皓 教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周佳玲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戴 荔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魏才盛 教授(中南大学)
马 倩 研究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
(排名不分先后)
四、会议日程
|
2025年10月25日 |
||||
|
时 间 |
内 容 |
报告人 |
主持人 |
|
|
上午 |
大会报告 |
大会开幕式 |
待定 |
|
|
海上无人系统感传控综合设计及应用 |
关新平 |
|||
|
仿生蛇形机器人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方勇纯 |
|||
|
智能网联无人系统云控制理论与技术 |
夏元清 |
|||
|
具身智能驱动的智能制造 |
孙富春 |
|||
|
下午 |
专题报告 |
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定位技术 |
孟子阳 |
兰剑 |
|
分布式非凸优化研究进展 |
杨 涛 |
|||
|
低空无人系统自主导航技术 |
赖际舟 |
|||
|
集群系统协同控制理论及在飞行器集群中的应用 |
董希旺 |
|||
|
无人系统数据驱动控制与学习 |
王 钢 |
|||
|
复杂空间环境视觉操控技术及应用 |
孙光辉 |
|||
|
非对称网络上动态平均一致性:一种“积分盈余”新方法 |
赵 宇 |
|||
|
网络群体智能理论与技术 |
温广辉 |
|||
|
2025年10月26日 |
||||
|
时 间 |
内 容 |
|||
|
上午 |
优秀论文评选 |
|||
五、论文征集范围
1.无人系统导航与定位技术;
2.无人系统运动规划与协同控制;
3.分布式协同优化与博弈;
4.无人集群系统编队控制技术;
5.无人集群系统分布式决策与控制;
6.分布式强化学习理论与技术;
7.无人系统智能环境感知;
8.人工智能及其在无人系统的应用。
六、征文要求
1.拟投稿的参会人员需提交扩展摘要(1500-2000字)或者论文全文以及由所在单位出具的不涉密证明。所有征文应符合会议议题且尚未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查,并出具保密审查证明,明确所提交材料可公开发布。(点击附件下载论文写作模板)
2.投稿作者须参会进行现场报告交流。优秀论文通过现场评审打分后遴选出(论文全文投稿优先推荐),并推荐至《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SCI/EI收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系统仿真学报》(EI收录)、《现代防御技术》、《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期刊的正刊发表。投稿作者需尽快完善论文全文提交至被推荐期刊网站。
3.投稿方式:将扩展摘要或论文以及征文保密审查证明扫描件发送至邮箱xtgcydz2025@126.com,需在邮件主题中注明“会议名称-第一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如“系电大会-张三-xxxxxxxxxxx”。
七、时间及地点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0月15日
报到时间:2025年10月24-25日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5-26日
会议地点:北京市京燕饭店
八、会议注册
1.会议注册
请参会人员于2025年10月20日前扫码注册
2.会议费用
正式代表2600元/人、学生代表2300元/人。
3.缴费方式
银行汇款
汇入行名称: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区支行
账号:010102082
(请备注“系电大会+姓名+单位”)
九、联系方式
徐 珺:010/68388406,18811010482